
長崎:除了原子彈外更應該被知道的曆史
長崎縣並不是位於日本最大的島嶼——本州島,而是位於九州島上,它管轄的範圍包括九州本島的部分和九州西北部海域的對馬島、壹岐島和五島列島等離島,這個地方是整個日本和東亞大陸突出部——朝鮮半島最近的地區,所以這裏在古代與大陸聯係相對緊密,比如對馬島,這個島是夾在日本的朝鮮半島之間的,古代朝鮮和日本在這裏頻繁進行交鋒,絕大多數情況下,這裏都是入侵朝鮮的倭寇或者日本軍隊的第一前線基地。
長崎縣在當時也是前往東亞大陸的交通要道。遣隋使和早期的遣唐使均曾通過對馬、壹岐後登陸朝鮮半島這一路線東渡唐朝,不過日本和新羅關係惡化之後,遣唐使改為經由平戶(位於日本長崎縣西北部的城市,鄭成功出生地)等九州西海岸港口渡海前往唐朝、後更從五島列島出發直接渡海。
平安時代末期,武士階級開始成為各地新的統治者,長崎地區自然一樣,不過,長崎仍然是外部入侵日本的第一線,蒙古、高麗軍隊入侵日本的時候,最初就是打這裏。
到了日本戰國時代,長崎發揮了更重要的作用!
1550年(天文19年),葡萄牙船舶停靠平戶。天主教傳教士方濟·沙勿略也曾在這一年到訪平戶,開啟了長崎地區南蠻貿易(日本人稱呼東南亞為南蠻,而當時歐洲殖民者是以東南亞為據點的,所以日本人把和歐洲人做生意稱為“南蠻貿易”)和天主教傳播的曆史。
1570年,(元龜元年),大村純忠將長崎浦開放給葡萄牙人作為貿易港,這被稱“長崎開埠”,開港之後長崎市迅速發展,成為長崎地區的最大城市之一。
西方文化在長崎大肆傳播,這成了整個日本最具有“外國情調”的地區。
唐人舞龍,長崎木版畫,記錄了古代長崎中國人的生活
1587年(天正15年),豐臣秀吉平定九州全境,並將長崎劃為直轄地,1597年(慶長元年),日本當局下令處死長崎的26名天主教信徒後才對天主教開始強力鎮壓。
江戶幕府成立之後,長崎地區仍然維持了平戶藩、平戶新田藩、島原藩、對馬藩、福江藩、大村藩等諸小藩並存的局麵。江戶時代的長崎縣內分為1幕府領、6藩、5領,局勢極為複雜,同時因為一係列事件,德川家康嚴厲鎮壓天主教,並開始實施鎖國政策,江戶時代初期,平戶和長崎都是獲得幕府許可的貿易據點,1641年(寬永18年),幕府驅逐居住在長崎的葡萄牙人,並將平戶的荷蘭商館遷到長崎,獲得幕府許可與西洋進行貿易的地點集中到長崎一地,當時日本鎖國,隻有中國和荷蘭可以在長崎按照規定進行貿易。
1764年的長崎地圖
1663年(寬文3年),長崎發生大火,市區大部分被燒毀。此後長崎重新進行都市規劃。
長崎是日本對西洋和中國貿易的據點,太重要了,所以幕府是把長崎設為直轄領地的,長崎的荷蘭人在當時都被集中居住在出島,以便於幕府監視並和日本人隔離,而原本允許散居的中國人也開始被集中居住在唐人屋敷(1688年(元祿元年),長崎的中國商船數達到194艘的史上最高紀錄,翌年,幕府下令將原本散居長崎各地的中國人集中遷移到唐人屋敷),元祿年間的長崎人口有約6萬人,其中有1萬人是中國人,江戶時代的長崎不僅是貿易中心,更是蘭學等西洋文化、學術流入日本的窗口,這可以說是日本認識世界的唯一窗口,為日本後來“明治維新”的成功發揮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1858年(安政5年)安政條約簽訂之後,長崎成為開港五港之一,但這也象征長崎的貿易壟斷地位的終結,開港之後的長崎在市區南郊興建了外國人居留地,以便隔離外國人和日本人。外國人居留地聚集了眾多教堂、領事館和西洋式住宅,這現在都是長崎的曆史文物街區。
明治維新後,長崎有了現在的建製,1889年,長崎正式設市,成為日本首批設市的城市之一。成立之初的長崎市麵積有7平方千米,人口有54,502人。
因為隻和荷蘭打交道,所以日本江戶時代把西方的學問稱為“蘭學”
如同最早接受西方思想一樣,長崎縣是日本最早開始產業近代化的縣之一,長崎造船所是日本重工業的發祥地之一,長崎市自明治後期開始是日本主要重工業都市和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據點之一,在1923年開通至上海的航線,有“長崎縣上海市”之稱,可見長崎經濟和中國的密切關係,佐世保市在1880年代被選為日本海軍的四大軍港之一,從一個漁村迅速發展為軍港都市,在甲午戰爭時扮演了重要角色。1898年,長崎和佐世保兩地都開通了鐵路。
20世紀30年代,由於軍國主義當道,長崎內部產業日趨軍工化,於是乎,這也造成了美軍的“光顧”,1945年6月28日至29日,美軍對佐世保市進行大空襲,炸死1,200人遇難。同年8月9日,美軍在長崎市的浦上地區投下原子彈,炸死73,884人。
長崎原子彈爆炸之後的蘑菇雲
戰後,長崎的發展得到恢複,由於特殊的人文曆史,長崎地區現在還有不少特色,比如,這裏信奉天主教的人群比例遠高於日本平均水平,天主教會在長崎單獨設有天主教長崎總教區;長崎有規模很大的唐人街,長崎新地中華街是日本三大中華街之一,目前中國在長崎設有總領事館,是長崎唯一的外國領事館;長崎縣的飲食文化受到很強的西餐和中餐影響,當地盛行的卓袱就是一種融合了中餐和西餐的宴會飲食,卡斯特拉則是長崎具代表性的甜點,起源於古代西班牙的麵包,已有400年以上的曆史,現已成為日式西點的代表;長崎的節慶民俗也受到較深的中國,西方等的影響。
畢竟,這自古就是深受外部影響的地區,其悠久的與西洋、中國交往的曆史使得長崎的文化比起日本其他地方揉合了更多外來元素。
作者:云帆 (资料来源:喵日本旅行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