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九州「在中學時代與薩摩燒相遇」





「現代的名工」,西鄉隆文先生

鹿兒島有許多種扎根在豐富風土文化之上的傳統工藝品。而鹿兒島縣內燒製的陶瓷器─薩摩燒就是這類傳統工藝品的代表性範例。薩摩燒可以大致分為白薩摩與黑薩摩兩種類型。白薩摩會在純白的陶坯上頭劃出圖樣與花紋,豪華且纖細的風格是白薩摩最大的特徵。相對的黑薩摩則使用含有較多鐵質的陶土,作為一種剛健樸素的陶製品融入到人群的生活之中。特別是這種被稱為黑Dyoka(黒ヂョカ)的陶器,更是在飲用燒酎時絕對不能缺少的用品。

為了能夠更加瞭解薩摩燒的整體樣貌,並且瞭解製造薩摩燒時所用的陶窯等部分,我們來到了位於伊集院町附近山區窯場裡的日置南州窯拜訪陶藝家西鄉隆文先生。西鄉先生透過薩摩燒作品獲得了眾多獎項,在傳統工藝品產業之中被稱為「現代的名工」。而且他同時也擔任鹿兒島薩摩燒協同組合的理事長。

西鄉先生與薩摩燒之間的關係可以追溯到他還是個中學生的時候。「其實當時我的美術老師是薩摩燒知名陶窯─長太郎窯的繼承者。因此我在老師的邀請下,常常去那邊幫忙把陶胚搬入和搬出陶窯。」,西鄉先生向我們說明了他的過往。在大學畢業後,西鄉先生在東京的服務公司裡就業。但是這位老師對於西鄉先生後來轉換職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西鄉先生繼續對我們說下去。「西元1970時老師辭去了他在中學的教師職位,回家繼承了長太郎窯。隔年我與老師一起去參觀日展的展覽。我非常受到當時所看到的黏土製工藝品所吸引。而這件事也成為對我的契機,讓我進入了長太郎窯門下拜師學藝,在這邊從基礎開始完整學習薩摩燒的一切。」後來在1976年底時西鄉先生離開了長太郎窯獨立開設了日置南州窯。

薩摩燒於16世紀末期陶工們從朝鮮來到九州後出現,而薩摩燒也以自身長達400年以上的歷史而感到驕傲。西鄉先生向我們強調,「薩摩燒在久遠的歷史之中透過眾多陶工的努力獲得獨自的發展。現在鹿兒島縣內已經有眾多的陶窯,並且創造出許多採用不同技法的作品。」最後西鄉先生則為我們下了結論,「我非常重視這段歷史。現在則投注心力在專研如”敲打成形(叩き)”這類獨特的技法上頭。」

Read this article in English

コメントを残す

メールアドレスが公開されることはありません。 * が付いている欄は必須項目です